茶葉歐盟標準版(國際茶葉標準)
國際茶葉標準
茶葉國家標準為《GB∕T 33915-2017 農產品追溯要求 茶葉》文檔,在網絡上可以查閱得到,該標準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
茶葉國家標準和行業(yè)標準
特大葉種茶樹,葉長14厘米以上,葉寬5厘米以上;
②大葉種茶樹,葉長10~14厘米,葉寬4、5厘米;
③中葉種茶樹,葉長7~10厘米,葉寬3、4厘米;4小葉種茶樹,葉長7厘米以下,葉寬3厘米以下。普洱茶磚茶包裝紙平面設計尺寸(357g),直徑一般在17.5cm-19cm之間,一般都是設計19cm就比較不錯了,棉紙大小都是用45cm*45cm就比較合適的了;內飛平面設計尺寸、外包裝(一提)平面設計的尺寸。內飛的大小是:4cm*4cm,或4cm*6cm,目前還沒有國度標準,是各家各自設計的,
茶葉歐盟標準
茶葉是現在每家每戶的必備飲品,是招待客人的必須品,并且中國的茶道文化歷史悠久。尤其是喜歡喝茶的人們,圍著茶桌談經論道。茶水是很好的調理身體疾病的飲品,可以清楚腸道的垃圾,在養(yǎng)生的方面,有著很好的效果,現在就來學習茶葉的種植技術。
一、茶樹種植
1.茶園選擇
若是荒山、荒坡,只要成片地生長有鐵芒箕、映山紅、油茶、松樹、楊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,可以種茶;
茶樹是深根作物,其根系發(fā)達,根系的垂直深度可達1米以上,其中吸收根主要分布在0-50厘米土層;因此深厚的土層是創(chuàng)造茶樹根深葉茂的先決條件。一般要求茶園土壤土層深度至少在60㎝以上,并且底土無硬盤層。
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,最高不能超過1600米。坡度最好選在25℃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區(qū),高山陡坡也不要超過30℃。
2.移栽定植規(guī)格
(1)定植規(guī)格:雙行雙株,大行距150cm,小行距0.33cm,窩距35cm,即150㎝×33㎝×35㎝。每畝植苗4000株左右 。
(2)移栽要領: 移栽時,茶苗根部先打新鮮黃泥漿,放入茶苗并讓根系鋪開,回填深層土壤覆蓋,用腳踩緊土壤。
分層填土踩緊2至3次,蓋土深度一定要達到13~17厘米,確保栽深栽緊。移栽后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,中小葉品種留5~7片葉,大葉品種留3~5片葉,保證修剪后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過15厘米。注意四不栽“地不平不栽,土不碎不栽,土不潮濕不栽,病弱苗不栽,晴天烈日不栽”。
二、幼苗期管理
(1)抗旱、防凍保苗:茶苗移栽后,要保持茶園土壤濕潤。一周內無雨,要及時澆水抗旱保苗。此外,培土壅根、茶園灌水等對預防凍害,也有很好效果。
(2)茶園行間鋪草覆蓋:防止水土流失、 抑制雜草生長、穩(wěn)定土壤的水熱變化、增加有機質,提高土壤肥力。
(3)補苗: 新建茶園,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窩斷行現象,必須抓緊時間在建園1-2年內將缺苗補齊,否則難以補上。最好采用同齡茶苗補,補植后要澆透水。
(4)勤除雜草: 茶苗移栽后要及時除草,用手拔除茶苗附近雜草。
三、定型修剪
第一次定型修剪:
當移栽茶苗高達30cm以上,莖粗3mm以上時,在離地面15-20cm處留1-2個較強分枝,剪去頂端新梢。
第二次定型修剪:
在上次修剪后一年進行。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-20cm,剪后茶樹高度為30-40cm。修剪時注意剪去內側芽,保留外側芽,以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。
第三次定型修剪
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進行,若茶苗生長勢旺盛也可提前。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-15cm,即離地面40-55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,促進骨干枝正常生長。
四、投產茶樹修剪
(1)輕修剪
輕修剪目的:刺激茶芽萌發(fā),解除頂芽對側芽的抑制,使樹冠整齊、平整,調節(jié)生產枝數量和粗壯度,便于采摘、管理。
修剪時間:秋茶停采后的11月上旬-11中旬進行
修剪方法:茶季結束后剪去3-5cm樹冠,修剪宜輕不宜重,否則會推遲春茶開采期,造成春茶減產。
(2)深修剪
每隔4-5年一次,剪去樹冠10-15cm枝葉,留高80-90cm,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(3月、11月)
修剪的枝葉有機質含量很高,養(yǎng)分含量豐富,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;每年修剪的枝葉應設法歸還土壤,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,也可直接鋪于土壤表面。
(3)重修剪:對象是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,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較強的生育能力、樹冠上有一定綠葉層的茶樹 。
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樹高的1/2或略多一些,留下離地面高度30~45cm的主要骨干枝 。
(4)臺刈:茶樹必須是樹勢十分衰老,采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復樹勢,即使增強肥培管理產量仍然不高,茶樹內部都是粗老枝干,枯枝率高,起骨架作用的莖稈上地衣苔蘚多,芽葉稀少,枝干灰褐色,不臺刈不足以改變樹勢的茶樹。一般采取離地面5~10cm處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干。
臺刈要求切口平滑、傾斜、不撕裂莖稈,必須選用鋒利的彎刀斜劈或手鋸鋸割,也可選用圓盤式割灌機切割。盡量避免樹樁被撕裂,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蟲,而且破裂部分會有較多雨水滯留,影響潛伏芽的萌發(fā)。
五、施肥
追肥:
1.定植當年9月,畝施茶葉專用肥5kg。
2.第二年畝施茶葉專用肥15kg,即3月、6月、9月分3次施。
3.第三年畝施茶葉專用肥25kg,即3月、6月、9月分3次施。
4.第四年畝施茶葉專用肥30kg,即3月、6月、9月分3次施。
5.投產后,每年每畝施不少于40kg茶葉專用肥。
追肥施肥要結合中耕除草進行,開溝離樹體20公分,溝深不低于5-10cm,施后蓋土。
基肥:每年11月中旬結合冬季深耕把雜草、枯枝、表土等雜物與有機肥1000kg,同時配施茶葉專用肥,開溝深施,溝深寬不低于25cm,施后蓋嚴。
六、采摘
幼齡樹:當三次定型剪后,樹高70cm以上時,新梢長
一芽五、六葉以上時,實行采高養(yǎng)低、采中養(yǎng)邊,摘去頂端一芽一二葉,留3-4葉,著重養(yǎng)蓬。
成齡樹:采高留低,采主枝留側枝,采中間留兩邊,以采為主,采養(yǎng)結合。
中國茶葉標準
執(zhí)行標準就是衛(wèi)生部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等相關部門組織制定的食品衛(wèi)生標準。 例如:《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》和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。
茶是全球公認的健康天然飲料,被世界糧農組織稱為“僅次于水的人類健康飲料”。茶也是“一帶一路”戰(zhàn)略的重要載體,是我國走向世界的紐帶。為了促進茶葉的生產、貿易、質量檢驗和技術進步,我國從新中國成立起就開始以實物標準樣的形式逐步建立茶葉標準,20世紀80年代,國家和地方等有關部門逐步發(fā)布、實施了各類茶葉標準。2008年3月,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,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茶葉標準體系,更好地推動茶葉標準化工作。經過各部門幾十年來在標準化方面的工作,我國現已初步建立了茶葉標準體
茶葉產品標準號指的是,茶葉生產標準執(zhí)行號,如:普洱茶是按照《GB/T22111-2008》國家標準生產、運輸、儲存,除此之外,要注意區(qū)別嘜號,嘜號為4~5個數字,如7542,前兩位為該款茶的配方年份,第三位為原料等級,末尾一位為生產茶廠的編號。
我國現行有關茶葉標準內容包括產品標準、檢驗方法標準和包裝、貯運標識、標準。
其中有國際標準,出口商品茶標準、國內商品茶標準。
茶葉歐洲標準
歐盟于2014年8月25日正式實施的EU87/2014指令。歐盟自2000年7月1日實行新的茶葉農殘限量標準以來,幾乎每年都要加以修訂,從而成為對茶葉農殘要求最嚴格的地區(qū)。歐盟的茶葉檢測指標從96個增加到了480多個,其中還有6個必測指標,含量都不能超過0.1ppm。歐盟對我國出口茶葉采取新的進境口岸檢驗措施,要求所有從中國進口的茶葉必須通過歐盟指定口岸進入;所有貨物必須有常規(guī)入境文件才被允許進入指定口岸;對10%的貨物進行農藥檢測,如果該批貨物被抽中,則要實施100%抽樣檢測。【茶葉出口歐盟的基本流程】茶葉被列為法定檢驗商品,商檢證書已成為海關放行、銀行結匯的必備證單,檢驗項目也從原來的感官品質、水分、灰分、著色等增加到感官品質、水分、灰分、粉末、包裝、衛(wèi)生、農藥殘留量、重金屬含量、放射物污染、黃曲霉毒素及數量、重量等。出具的證書有:品質證、數量證、重量證、衛(wèi)生證、農殘證、無黃曲霉毒素證、無放射物污染證、包裝證、分析證等。世界著名的SGS、OMIC、JIC等公證機構都與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公司(CCIC)達成協(xié)議,從中國出口到通商國家的茶葉,必須憑這些機構的證書結匯由CCIC檢驗并代簽他們的證書?! ≡趪鴥葯嗤夹g檢測單位做檢測,以確定茶葉產品是否符合歐盟標準。目前,有檢測權力的單位有:福建、浙江、湖南 進出口 商品檢驗檢疫局、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、農業(yè)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(jiān)督檢驗測試中心,將進行約350多項檢測,以農殘檢測為主。當檢測結果符合歐盟出口標準,方可同歐盟代表洽談出口事宜! 中方茶葉出口企業(yè)如果是生產加工型企業(yè),長期從事 進出口 貿易,并有獨立的 進出口 權,可以到當地 商檢 局進行備案,直接向國內大型 外貿 公司申領進出口許可證(注:國家對茶葉出口仍實行計劃配額和出口許可證管理,同時需出口合同),同時可以依客戶要求申請FORM—A(普惠制產地證)。FORM—A可以在當地 商檢 局辦理?! ≈蟹讲枞~出口企業(yè)應該完成 報檢 工作。企業(yè)依客戶要求提供材料,申請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完成各項檢測(茶葉出口企業(yè)需有國內權威技術檢測單位的檢測報告)。如果茶葉出口企業(yè)為生產加工型企業(yè)并在當地 商檢 局有備案,可以直接申請當地商檢局進行商檢,商檢放行即可出口。 【歐盟認證IMO有機茶】瑞士生態(tài)市場研究所IMO(Institute for Marketecology),是歐盟對有機產品最嚴苛的認證法規(guī)之下的認證機構的權威。IMO按照歐盟834/07和歐洲889/08法規(guī)規(guī)定,提供有機產品和其交易的認證服務。對產地、加工、包裝等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一年一度的專門檢測,各項指標均需要達到歐盟標準。每年的檢測項目和指標要求可能會增加。
中國已制定的茶葉標準
GB 10221。2-88 感官分析術語 與感官有關的術語GB 10221。3-88 感官分析術語 與感官特性有關的術語GB 10221。4-88 感官分析術語 與分析方法有關的術語GB 11767-89 茶葉種子和苗木規(guī)格標準GB/T 4879-85 防銹包裝GB/T 5009。 1-85 食品衛(wèi)生檢驗理化部分總則GB/T 5009。11-96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GB/T 5009。12-96 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GB/T 5009。13-96 食品中銅的測定方法GB/T 5009。19-85 食品中六六六、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GB 5009。 22-85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測定方法GB/T 5009。57-96 茶葉衛(wèi)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/T 5033-85 出口產品包裝瓦楞紙箱GB/T 5034-86 出口產品包裝瓦楞紙板GB/T 5048-85 防潮包裝GB 5127-85 食品中敵敵畏、樂果、馬拉硫磷、對硫磷最大殘留限量標準GB/T 5398-85 大型運輸包裝件試驗方法GB 7718-94 食品標簽通用標準GB 8057-87 茶葉機械名詞術語GB/T 8302-87 茶 取樣GB/T 8303-87 茶 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/T 8304-87 茶 水分測定GB/T 8305-87 茶 水浸出物測定GB/T 8306-87 茶 總灰分測定GB/T 8307-87 茶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測定GB/T 8308-87 茶 酸不溶性灰分測定GB/T 8309-87 茶 水溶性灰分堿度測定GB/T 8310-87 茶 粗纖維測定GB/T 8311-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/T 8312-87 茶 咖啡堿測定GB/T 8313-87 茶 茶多酚測定GB/T 8314-87 茶 游離氨基酸測定GB/T 9172-88 花茶級型坯GB/T 9172-88 花茶級型坯(附錄B)《茶葉滋味化學鑒定法GB/T 9172-88 花茶級型坯(附錄C)《茶葉水分測定的快速法GB/T 9172-88 花茶級型坯(附錄C)《茶葉總灰分測定的快速法GB/T 9174-88 一般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/T 9194-88 茶尺蠖防治標準GB 9679-88 茶葉衛(wèi)生標準GB 9683-88 復合食品包裝袋衛(wèi)生標準GB/T 9833。 1-88 緊壓茶 花磚茶GB/T 9833。2-88 緊壓茶 黑磚茶GB/T 9833。3-88 緊壓茶 茯磚茶GB/T 9833。3-88 緊壓茶 茯磚茶(附錄B)《茶梗檢驗方法》GB/T 9833。3-88 緊壓茶 茯磚茶(附錄C)《非茶類夾雜物檢驗方法GB/T 9833。 4-88 緊壓茶 康磚茶GB/T 9833。4-88 緊壓茶 康磚茶《緊壓茶類每塊(個)凈重量檢測方法GB/T 9833。5-88 緊壓茶 沱茶GB/T 9833。6-88 緊壓茶 緊茶GB/T 9833。7-88 緊壓茶 金尖茶GB/T 9833。 8-88 緊壓茶 米磚茶GB/T 9833。9-88 緊壓茶 青磚茶GB/T 10220-88 感官分析方法總論 GB/T 10221-88 感官分析術語 一般性術語 GBN 144-81 紅綠茶衛(wèi)生標準、茶葉衛(wèi)生管理辦法GBN 238-84 食品中鎘允許量標準 GBN 54-81 食品中放射性物質限量(附:食品放射衛(wèi)生管理辦法SB/T 10036-92 緊壓茶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SB/T 10037-92 紅茶、綠茶、花茶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 11680-89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(wèi)生標準GB/T 13738。 2-92 第二套紅碎茶 GB/T 13738。4-92 第四套紅碎茶 GB/T 14456-93 綠茶 GB/T 14487-93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。
國際茶葉標準按級別可分四大類是
茶葉中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指的是茶葉的品質、等級標準,其中以特級茶葉的品質最佳,在國家標準的《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》對茶葉的條索外形、色澤、整碎、香氣、滋味、湯色、葉底等進行劃分,不過不同茶類級別規(guī)定也是各有不同的。
例如洞庭碧螺春分為特級一等、特級二等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,太平猴魁則分為極品、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等,另外在分級的時候,對于茶類的嫩度要求也有不同,劃分十分細致。
茶葉國家標準
GB/T 20354是《地理標志產品 安吉白茶》國家標準,現行標準號GB/T 20354-2006。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安吉白茶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、術語和定義、自然環(huán)境和生產、質量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、標志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(guī)定》批準保護的安吉白茶。
中國茶葉分類國家標準
不同的茶葉等級分類辦法也是不同的,茶葉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標準《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》對茶葉的條索外形、色澤、整碎、凈度、內質、香氣、滋味醇厚度、湯色、葉底來分類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茶葉的等級劃分。茶葉的等級劃分,由高到低依次為:特級、1級、2級、3級....9級,特級:緊細、勻整、顯毫、勻凈、陳香濃郁、濃醇、紅濃明亮、褐紅細嫩;
1、一級:緊結肥嫩、勻整、較顯毫、勻凈、濃純、濃醇、紅濃明亮、褐紅肥嫩;
2、二級:緊結較肥嫩、勻整、條勻較顯毫勻凈、濃純濃醇、紅濃、褐紅柔嫩;
3、三級:條索緊結、勻整、尚顯毫、勻凈、濃純、醇厚、紅濃褐紅尚亮;
4、四級:肥壯緊結、勻整、尚顯毫、有嫩梗、濃純、醇厚、紅濃、褐紅欠勻;
5、五級:條索緊實勻整、略顯毫、勻凈、純正、醇和、深紅、褐紅欠勻;
6、六級:壯實、尚勻整、褐紅、勻凈、純和醇和、深紅、褐紅欠勻;
7、七級:肥壯緊實、尚勻整、褐紅、勻凈、純和醇和、深紅、褐紅欠勻;
8、八級:粗壯、尚勻整、褐紅、勻凈、純和、醇和、深紅、褐紅欠勻、九級粗大尚緊實、尚勻整、褐紅、有梗、純和、平和、深紅、褐紅欠勻;
9、九級:粗大稍松、欠勻整、褐紅稍花、有梗。
10、通常來講,嫩度越好、含芽量越高的茶葉定級越高。
國際茶葉標準茶葉國際組織標準主要有
這是一份國家標準: GB/T 22292-2008 茉莉花茶 本標準規(guī)定了茉莉花茶的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、標志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以綠茶為原料、經加工成級型坯后,由茉莉鮮花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,GB/T 22292-2008 茉莉花茶 本標準規(guī)定了茉莉花茶的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、標志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。
